贵州返乡农民依靠种植猕猴桃致富

mihoutao 2016 年 4 月 6 日02:16:37贵州返乡农民依靠种植猕猴桃致富已关闭评论1,500 views阅读模式

“剪枝是个技术活,直接关系到明年果树长势和收入,必须亲自做。”黄良华笑着说,70亩的猕猴桃,需要1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剪枝。五年来,从4亩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的“老果园”,到70亩现代化果园,猕猴桃产业扶贫项目让黄良华的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这位2010年的“负债”回乡创业青年,如今已成为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种植大户。

东红猕猴桃

(本文配图为四川蒲江川之龙公司红心猕猴桃基地的东红猕猴桃结果图)

2010年,随着女儿的出生,在浙江漂泊了18年的黄良华决定回乡发展。回乡的前一年,黄良华给一家工厂开车,每个月2000多块钱。“在外工资低、生活成本高,落不下什么钱,但一直没啥好机会。听说乡里准备发展猕猴桃产业,就回来了。”黄良华说。

黄良华决定在家里的老果园种植猕猴桃。“当时拿着盖有村委会公章的借条想去信用社贷款2万元,信用社知道我家的经济情况,最终只贷到了3000元。”黄良华说,无奈之下,他只能四处找亲戚朋友去借,最终凑了5万多元,用于购买猕猴桃树苗、支架和果园道路修建。

贵长猕猴桃

贵州贵长猕猴桃

贵长猕猴桃苗

贵州贵长猕猴桃苗

2012年,修文县开始大力实施猕猴桃产业化扶贫项目,将扶贫资金重点用于贫困地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免费提供猕猴桃苗。同时对T型水泥架材给予每个30元的补助,黄良华也拿到了1万多元的补助。“那几年正是投入的高峰期,每年的收入都投果园里去了,手上没有钱,政府的支持解了燃眉之急。”黄良华说。

贵州猕猴桃

2013年,黄良华的猕猴桃园开始有了回报,当年收入达到五六万元。收入上来了,家庭环境也就改善了,借着村里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房屋立面改造的机会,黄良华对房子进行了翻修,从一层加盖到了两层,还购置了电脑、电视和电冰箱等家电。

2014年,黄良华又新增了10多亩的猕猴桃,年收入达到12万元,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2015年,黄良华猕猴桃产量达3万多斤,除去农资成本,纯收入有10万元。他还加入村里种植大户组织的圣潮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副社长,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随着产业越做越大,黄良华开始在果树品质提升上下功夫。“精品果园是发展方向,合作社也在发动村民推动果园的绿色防控,用杀虫灯、粘虫板,施有机肥,提升猕猴桃的品质。”黄良华说,他准备去江浙一带开拓市场,希望通过努力让村里的猕猴桃香飘更远的地方。

修文县海拔适中、气候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被业界专家称为“世界上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修文猕猴桃品种名为“贵长”,属于晚熟品种,10月上中旬成熟,货架期30天,冷库保鲜可达4个月—6个月。修文猕猴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品质上乘、先后获得“贵州省优质农产品”、“贵阳市知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贵州省名牌产品”、“绿博会精奖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