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彭州被中商部确定为全国(五大)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989年,被成都市政府定为成都市的秋淡菜第二线基地。2001年2月,被财政部立为国家级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
枕着荣誉的彭州人并未因此放慢发展的脚步。多年来坚持走都市现代农业路,打造“红黄绿”特色产业。如今,彭州已建成中国西南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
让我们看看彭州交出的这份成绩单。到目前为止,彭州蔬菜已有10个大类14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20亿公斤,这意味着全国人均可分享1.5公斤以上的彭州蔬菜。拥有蔬菜加工企业52家,蔬菜及其制品销往全国260多个县市,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国,蔬菜收入达20亿元以上。
在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有着怎么样谋划和付出?
红心猕猴桃种植者家种植了10余亩猕猴桃,今年卖猕猴桃的收入就达到15万元左右,再加上他和两个儿子在猕猴桃基地搞管理,每人收入15万元,一家人今年实现总收入约为60万元。“换着是以往靠种植玉米和土豆等传统农作物来创收,不要说60万元,一家人想挣到10万元都有些困难;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产业发展,这‘小日子’还是好过的。”算起这笔“对比账”,猕猴桃苗木基地负责人笑了。
依托“一红”奔高端,彭州有机猕猴桃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依托灾后重建打下的坚实基础和龙门山脉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优势,彭州全力打造世界级猕猴桃研发中心,猕猴桃产业起步即腾飞,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三年实现从400亩到4万亩的跨越式发展。
在磁峰、小鱼洞、新兴、通济、龙门山5个镇22个村,相关部门规划建设了龙门山国家公园万亩有机猕猴桃产业园。同时瞄准国际市场,实现良种化种植率达100%,标准化覆盖率达90%,有机猕猴桃比例达7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