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小猕工作室负责人吴典佑顶着大太阳,来回巡视果树的生长状态。他手拿剪刀,修除过于旺盛的枝干,确认套袋内的果实是否有被阳光晒伤;太太在树荫下准备诱捕果实蝇的器具。这片试验果园,种的是原属于温带作物的猕猴桃,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奇异果,在吴典佑七年努力后,开出了不用年年高接,在热带平地能顺利生长的果实。
九月才要成熟的新品种「金旗」,外型偏长,单果重量可以达到80克,具有台湾猕猴桃特有的果香和酸甜口感(摄影/罗健宏)
突破热带猕猴桃需年年高接,吴典佑投入育种
今年32岁,觉得自己「看猕猴桃比看人还多」的吴典佑,在研究所期间跟随中兴大学园艺系教授倪正柱研究猕猴桃(奇异果),毕业后为了延续已故的老师推广猕猴桃的心愿,开始在高雄旗山平地试验栽种。
吴典佑表示,「猕猴桃蛮适合台湾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原生种。」只要利用高接梨的高接技术,把温带猕猴桃品种的花穗接到原生种上,就能克服猕猴桃得在低温环境栽种的限制。
不过,当他向农会和农民推广花穗高接的技术时,却发现大家兴趣缺缺。即便高接猕猴桃的步骤比高接梨来得容易,但农民们认为每年都要高接相当麻烦,产量又不符合成本效益,而且花穗控制在别人手中会有风险。 「为了符合众多农民的需求,我只好去做育种,」吴典佑无奈地笑着说。
培育新品种的网室,左边为培育中的新品种,右边是用来嫁接的原生种腺齿猕猴桃(摄影/罗健宏)
中间叶片为杂交平地开花雄株与原生种的育种成果(摄影/罗健宏)
七年挫败连连,太太支持熬出成果于是吴典佑一头栽进过去不擅长的育种工作,研发甜度高、果品大、产量多且不需年年高接的耐热品种。他选用能在平地开花的雄株,与山上的品种做杂交育种。同时也拿市售黄金奇异果的种子栽培实生苗,再将其枝条嫁接在原生种腺齿猕猴桃上,这样可以缩短果树生长的幼年期,让原本要花八年时间才会开花的猕猴桃,缩短到只需四至五年。这些幼苗都是放在果园旁的网室培育,他会从中选择生长势强的苗,种在试验果园内,根据开花和结果的情况来筛选品种。他形容,这过程就像是在养小孩,刚播种的头一个月,猕猴桃相当怕热,像小孩子抵抗力很弱需要多注意,但长大后又变得太野,需要不断地修剪,这些事情都得靠自己摸索。投入第7年,吴典佑回想起来,几乎年年都会遇到不一样的问题,像今年果园就遇到线虫入侵。他说,刚开始觉得很挫败,尤其解决的成效都要等到隔年产果才能验收,甚至萌生想放弃的念头。但一转念,「不做这个,另外找个工作,人生就好像这样过了,」才坚持下来,后来还好有太太林盈莹的鼓励,让他终于熬出成果。林盈莹也是科班出身,屏科大农园生产系毕业后,曾在洋芋片部门担任农业专员,现也全职投入育种。除了支持先生,农业也是她的兴趣:「念书的时候总是觉得有朝一日可以从事农业,后来真的投入果园的生产很开心。」
吴典佑与太太林盈莹(摄影/罗健宏)
育成金旗、金圆满新品种 直接种植不必高接
去年春天,第一株不用年年高接花穗的猕猴桃终于开花。尽管要等到果实出来才能确定甜度跟大小,而且第三年才能掌握产量,但看到「一颗芽都有三、四朵花,一棵树都有廿、卅朵,」吴典佑超级感动,都快哭了,那时他在心里跟老师说:「我终于成功育出一个可以在平地开花的品种了!」
由于仍未到九月采收季节,目前果园内的新品种「金旗」,果子还不到市售猕猴桃的大小。但吴典佑说,外型偏长的金旗,单果重量可以达到80克,具有台湾猕猴桃特有的果香和酸甜口感,而且这个新品种跳脱低温限制,只要位于高雄以北、从平地至低海拔的山区都适合栽种。
他预计在明年春天可以提供嫁接苗,未来农民把苗种下去之后,就不用再年年高接,像一般的果树,种下三年后就可以量产。
吴典佑目前也仍持续研发新的品种,除了金旗外,还有另一个外型偏圆的「金圆满」,其他尚未命名的试验品种超过廿个。同时他在屏东新辟了果园,试验猕猴桃在更高温度下的培育和生长情况。
未来他也会尝试调节猕猴桃的产季,将原本八、九月采收的猕猴桃,提前到每年三、四月,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国外奇异果进口的空窗期,希望为果实香甜又饱满的优质国产猕猴桃创造出销售优势。
新品种「金圆满」(摄影/罗健宏)
明年提供新苗 期待顺利量产
虽然积极培育新品种,但吴典佑认为,推广给农民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若是要永续发展,还是得靠果园产果才有办法支持收入。因此他今年将试验果园旁开辟了一片未来希望可以量产的果园。
望着这片环绕在香蕉园的猕猴桃果园,吴典佑有感而发地说,猕猴桃给了他事业和家庭,他从毕业后就开始栽种猕猴桃,而且还在果园里认识了另一半,「猕猴桃可以算是我人生的一切。」他也用照顾小孩的心意,培育出健康的猕猴桃嫁接苗,希望农民可以在他们的手中长成漂亮的果树,结出甜美的累累果实。
图片暂缺,欢迎热心网友提供。提供图片者,红包二十元表示感谢,微信157721022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