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伏的山路两边错落着石山土坡,小块的农田断续“点缀”其中。“田少荒山多”曾是最尴尬的景致,如今这里漫山遍野种上猕猴桃树,每年万千公斤猕猴桃走出大山,销售省内外。一个个毛茸茸、不起眼的猕猴桃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
贵长猕猴桃
修文猕猴桃从种植之日起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30年的风雨兼程,修文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管理、投入、营销等因素的影响一度跌入低谷。但它最终还是紧紧抓住了政府的战略机遇,乘势而上,打造出“安全、优质、绿色、生态、有机”的修文猕猴桃品牌,广受消费者青睐,相继获得贵州省诸多荣誉称号,当今的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正蒸蒸日上、势如破竹,已形成了数个省级猕猴桃示范园。
近日,贵州省出台“3个15万元”政策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仅2013年一年,贵阳市就扶持发展微型企业万余户。修文县谷堡乡林红猕猴桃基地就是贵阳市最早的扶持微企之一,两年过去,而今的林红猕猴桃基地,不仅自己的生意走上了正轨,还带动了乡里的村民一同发家致富。
争取省财政设立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我市发展。设立有机猕猴桃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的财政资金,重点支持猕猴桃品种开发、高标准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病虫害绿色防控、品牌营销、储藏加工等项目;对在猕猴桃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取得较好效益、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
据了解,林红猕猴桃基地于2013年6月24日正式注册登记,黄林是基地的投资人。几年前,在外闯荡多年的黄林,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打起了“猕猴桃”的算盘。成立基地后,在微企政策的支持下,不到3年时间,便将基地发展壮大。今年8月,黄林联合另外两家企业,最终联合组建了贵州顶好果业有限公司。
成立公司后,修文猕猴桃品牌的知名度越发响亮,今年的猕猴桃,销售量最好的一天,可达2万多斤。“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销售额今年可轻松突破1000万元。”黄林告诉记者。
在贵州大数据发展背景下,贵州还建立了大数据物联网追溯系统,通过基地实时监控,掌握每颗猕猴桃的生长、施肥、用药、采摘情况,给每颗优质猕猴桃佩戴“身份证”,让消费者放心。如今,漫山遍野种猕猴桃藤,一个个毛茸茸、不起眼的猕猴桃成了三岔镇当地农民的“致富果”。
2011-2017年,贵州省猕猴桃种植面积从9.6万亩增长到52.3万亩,种植面积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增长了5.5倍。2017年猕猴桃产量约16.4万吨,产值达22.4亿元,为贵州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农村地区产业兴旺做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将继续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猕猴桃产业作为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脱贫主导产业、乡村振兴产业来进行重点打造。”吴强指出,未来,贵州要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以品牌打造和主体培育为抓手推动共享发展,以全产业建设为重点推动融合发展,努力在2020年把猕猴桃种植面积扩大到80万亩,力争100万亩,产量30万吨以上,切实把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