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拿着修枝剪刀,左手握住老旧枝条,眼疾手快动作麻利,一边开展猕猴桃冬季管护,一边耐心指导,带着数十个工人依次忙碌着施肥、翻园、修枝、整形……现年50岁的贵州六盘水水城区米箩镇俄戛村村民李如明在产业发展的春风中,已然从一个传统农民蜕变成了猕猴桃管护的行家里手。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原来在家是辛苦种地,现在在猕猴桃基地务工,领固定工资、拿效益分红。”感受着生活的美好蜕变,李如明坦言,在俄戛村未种植黄心猕猴桃之前,村里的乡亲们大多都过着穷苦日子,从没想过大山里的家乡会有如今的变化。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时间回到2012年,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来到俄戛村,拉开了俄戛村猕猴桃苗产业发展的序幕,同李如明一样,看到机会的众多村民第一时间就加入到了产业发展的队伍之中。
从临时工干起,勤劳好学的李如明如今成为了该公司基地的四个工区长之一,负责管理着1600余亩猕猴桃基地。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贵州润永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三变”将群众变成了基地的主人,实现了从土地流转到土地入股、从基地务工到技术与管理入股的转变,以共赢的方式,在“固定分红+收益分红”中,极大地提升了基地的种植效率及产品品质,激活了发展潜力。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与此同时,该公司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基地划分为四个工区,再将工区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以“反租倒包”的形式,分给有劳动力和技术的农户管理,公司负责提供资金、物资和技术指导,管理网格的农户获得固定收入的同时,还能获得管理地块的效益分红。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在该模式的带动下,基地在俄戛村培养了近200名固定技术工人,带动了周边1000多户3000余人共同发展。
▲修文猕猴桃公树基地联系电话15772102213
“俄戛村已规模种植了猕猴桃花粉1.4万亩,人均面积近两亩,发展带动效果明显。”期冀着美好未来,俄戛村党支部书记张定荣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依托猕猴桃产业,借助‘五型村居’打造契机,以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推动乡村振兴。”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猕猴桃作为“水果之王”,是高附加值果类农作物,同时也是贵州省农业的主导产业,承担着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和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任,因此大力发展阳光金果猕猴桃产业是贵州省政府一直以来非常重视的举措。早在2015年,贵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意见》支持修文猕猴桃产业发展,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理念,并通过多种措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和群众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猕猴桃花粉)
(猕猴桃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