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永顺联手郑州果树研究所,在猕猴桃专家齐秀娟的指导下,引进了新品种“中猕2号”“早秋红”“中猕抗砧2号”等最新砧穗品种15个,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猕猴桃品质和初果期,有望让果农获得更高收益。我们希望通过试验站示范,让更多果农认识到科学种植的好处。
▲Kiwi young fruit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kiwi fruit expert Qi Xiujuan, Hunan Yongshun and Zhengzhou Fruit Tree Research Institute have introduced 15 latest rootstock and ear varieties such as "Zhongmi 2", "Early Autumn Red", "Zhongmi Anti rootstock 2", etc. These new varieties and technologi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initial fruiting period of local macaque peaches, and are expected to bring higher profits to fruit farmers. We hope to demonstrate through experimental stations and make more fruit farmers aware of the benefits of scientific planting.
▲Using a new lithium battery kiwi pollination machine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为猕猴桃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猕猴桃种植面积约14.5万亩,承载着农业发展与农民致富的希望。2019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瓜类产业专家团齐秀娟团队深入永顺县开展科技帮扶工作,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让猕猴桃变身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子”,为永顺县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刚完成授粉的红心猕猴桃幼果
在永顺科技帮扶工作中,专家团探索建立“党建+科研+助农”的全新模式。“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瓜类产业专家团永顺站站长、郑州果树研究所第三支部党支部书记齐秀娟研究员说,“我们要以党建为引领,把科研成果切实应用到帮助农民增收上,让党组织的力量在田间地头发挥作用。”五年多来,齐秀娟往返永顺县35次,以县域产业科技帮扶为载体、以果园管理指导为抓手,率先垂范,起到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Abundant Red Heart Kiwi Orchard
作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猕猴桃栽培技术岗位科学家,东奔西跑已经是齐秀娟的一种习惯,全国猕猴桃产区都留下过她的足迹和身影。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让她明白,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并非易事。“农民为什么要听我的?凭什么相信我的技术?”齐秀娟认为,“首先要和农民做朋友,然后再做好服务。”
▲红心猕猴桃种植
在齐秀娟看来,学会理解农民的想法很重要。“在永顺已经形成了种植‘米良1号’的习惯,果农们对这个品种是很认同的。‘米良1号’确实有它的优势和特点,否则也不可能被长期种植。但它与现有优良品种相比,酸度较高、口感一般,我就要抓住这个点,试着和果农们讲解,进而推广‘中猕2号’这类新品种。”
▲New Zealand Zespri kiwifruit cultivation
团队专家会根据猕猴桃物候期定期举办各种“田间课堂”教学活动并宣传优质果品生产理念。通过开展“1-2-16鱼骨结构标准化树形”修剪等果园管理技术服务,示范指导农技人员和果农因树修剪,并对比修剪前后的效果,从而提升当地果农种植理念、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为第二年的优质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Kiwifruit male flowers
第三党支部还联合“果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团队”组成的第十党支部党员共同赴永顺开展科技帮扶。他们深入灵溪镇、芙蓉镇、高坪乡等地果园,采集土壤、叶片样品进行肥力评价,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对成熟果实进行农药残留等检测。“只有精准掌握土壤肥力和果实安全状况,才能为果园的精准施肥和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齐秀娟说。
▲红心猕猴桃种植
为从根本上解决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齐秀娟团队深入调研,精心撰写《湖南省永顺县猕猴桃产业调研报告》,全面剖析县域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制约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针对品种结构单一、栽培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2020年春季,团队联合永顺县农业农村局在灵溪镇连洞岗社区自立山建立了50亩示范基地。“这是我们在永顺县建立的第一个示范基地,肩负着引领和示范的重任,关系着中国农科院的品种和技术能否在此落地扎根。”齐秀娟告诉记者。
▲使用新型锂电池猕猴桃授粉机
为确保优质猕猴桃苗木按时送达且保证成活率,团队精心安排,在植株萌芽前寄出1800株苗木,并指导当地在冷库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湿沙假植。齐秀娟解释道:“猕猴桃苗木在萌芽期特‘娇气’,物流过程中的磕磕碰碰容易伤着嫩芽,降低成活率。天气一热嫩芽蹿得快,根却跟不上长,这‘头重脚轻’哪能活得好?我们的窍门是趁着没萌芽就把苗运走,存进冷库‘睡个凉快觉’。这样既不怕路上伤苗,又能让芽儿慢慢长,给整地、挖坑这些准备工作腾出半个月左右的宝贵时间。”
▲Macaque peach blossoms in full bloom
同时,齐秀娟带领团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和栽植方案,先栽苗木后搭建架材,抢抓果树物候期进行果园抢种作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充分考虑当地生产实际,采用镀锌钢材、水泥柱等不同架材,建立T型架、水平大棚架、牵引架等多种架型模式,以满足不同地块的需求,确保农民能接受、用得起,模式易推广、可复制。团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最终完成建园和幼树期管理,让示范基地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样板。
随着科技帮扶工作深入推进,专家团与永顺县进一步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2022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永顺猕猴桃试验站”揭牌暨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在高坪乡成功举行,标志着双方科技合作迈入新的阶段。
▲猕猴桃果园冬季无人机清园打药
试验站占地面积35亩,引进了“中猕2号”“早秋红”“中猕抗砧2号”等最新砧穗品种15个,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进行苗木繁育,定植大量容器大苗和裸根苗,实现栽后第二年挂果,比当地传统方法提早一年进入结果期。齐秀娟说:“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当地猕猴桃品质和初果期,有望让果农获得更高收益。我们希望通过试验站示范,让更多果农认识到科学种植的好处。”
▲红心猕猴桃采收现场
试验站划分标准化种植区、新品种展示区等6大区域,展示了产业绿色发展“3+”模式,集成水肥一体化、自动虫情测报预警等系统,是当地智慧农业建设的典型案例。以试验站和专家站为依托,团队着力打造“做给果农看、带着果农干、帮着果农赚、培养‘领头雁’”的乡村振兴科技综合服务阵地,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红心猕猴桃种植
人才是产业振兴的关键。齐秀娟团队带领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农技人员走出去,拓宽视野,了解产业动态,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前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基地、赤壁神山兴农科技有限公司等地进行考察学习,让他们亲身体验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让农技人员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和技术,他们才能更好地指导果农,推动产业发展。”齐秀娟说。
另一方面,团队注重培训当地本土人才,自2019年科技帮扶以来,通过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当地农技人员1200余人次。同时积极组织协调,为当地引进质检、资环、植保、采后贮藏等不同领域的专家25人,为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New Zealand Zespri kiwifruit cultivation
在团队的全方位帮扶下,永顺县猕猴桃产业取得显著成效。“永顺猕猴桃”地理标志品牌形象更加鲜明,产业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老果园更新改造稳步推进,新品种得到广泛推广。随着湖南永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落地实施,当地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带动当地果农增收致富。
▲Abundant Red Heart Kiwi Orchard
看着猕猴桃成为果农致富的“金果子”、老百姓果盘中的“好果子”,齐秀娟团队的每个人都感到很欣慰。未来,团队将继续探索创新,推动永顺县猕猴桃产业迈向更高台阶,让这片土地上的猕猴桃产业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带领当地农民走向更加富裕的生活。
▲Kiwifruit male flowers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