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冷藏库
▲阳光金果猕猴桃采收
▲猕猴桃高枝牵引
▲g3 kiwi kiwi picking
▲golden kiwifruit vine
▲红心猕猴桃苗
天刚蒙蒙亮,周至县司竹镇骆驼营村贫困户史新娟跟往常一样起了个大早。给婆婆做好早饭,送孩子上学后,史新娟骑着自行车来到“隔壁”的龙护村上班。她上班的地方叫周至县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是一家猕猴桃贮藏、销售专业合作社。
“俺家3亩猕猴桃全部入股合作社,轻轻松松入账2万多。俺在合作社打工,每月净收入2000多元,还能就近照顾家里老小,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对未来的生活,史新娟充满信心、干劲十足。
分拣、贴标、装箱、称重……走进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流水线般作业,忙而不乱,一辆辆装满猕猴桃的货车即将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商标和包装是农产品品牌塑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塑造形象,我们公司在包装上下了大功夫,针对不同销售渠道,分别设计不同的包装。线上销售就要设计相对活泼的名字和包装,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就有购买欲望。”秦人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先进告诉记者。
“现在一天基本上能发三四万斤!”每年合作社都会以高出市场价五分到一毛的价钱收购果农的果子,对于周边贫困户,还可以通过在合作社入股分红、劳务收入的形式实现增收。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经吸纳了57户贫困户入社发展。订单式种植、保底价收购,让贫困群众解了后顾之忧,每年底还可享受3000元分红。
“合作社+果农”产销模式遍地开花,电商猕猴桃销量也持续走高。“双十一”当天,周至猕猴桃网络零售额达754万元。司竹电子商务示范中心是当地一家电商企业,除了自身销售业务外,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为果农提供电商培训与电商信息,帮助果农代销猕猴桃。借助电商平台,缩短了农产品与市场的距离,打开了销售新渠道。司竹电子商务示范中心工作人员宋宣讲说,今年10月份,仅司竹电子商务示范中心一个点就卖出7000多单,7500多公斤猕猴桃。
(黄心猕猴桃种苗)
“我们公司去年年初建立,刚开始我专注于完善水果供应链,品牌意识淡薄。但在跑市场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没有品牌,很难提升售价和产品影响力。”眉县云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肖涵告诉记者,“于是,今年我们开始孵化自己的两个品牌,并在各大电商平台用品牌名注册。”肖涵说,建立品牌有门槛,要有完整的供应链、达标的产品和自己的包装设计,云果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种好果,做好品牌策划和宣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在营销方面我们初步打算请专业团队来打理。”生态有机猕猴桃的倡导,种猕猴桃是农民的强项,而品牌策划与营销是短板。请专业团队代理生态有机猕猴桃的品牌包装和销售,可以扬长避短,尽快打响品牌,助农增收。
现在每到9月收购猕猴桃前,周至县都要为农户开展培训,明确收购要求,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正是通过这种推广和培训,猕猴桃的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较为统一的标准。
除了标准化的种植,周至县还引进了一条智能分拣流水线,将猕猴桃按照不同重量、规格进行分类,进行标准化分拣、差异化销售,提高了猕猴桃的产品价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