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值猕猴桃收获期。在四川省射洪县金家镇金鸡村旺利种植专业合作社300多亩红心猕猴桃园里,1米多高的藤架错落有致地遍布在坡地,毛茸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飘着清香,伸手可摘。行走园间,不觉听到阵阵爽朗的笑声,只见20多位游客和村民散落在园中,在藤蔓架下高兴地采摘着猕猴桃。
“第一次带小孩子上山摘猕猴桃的感觉太好了,味道也很巴适。”大伙一大早就挎着篮子钻进猕猴桃果园,采摘着成熟的果实,享受着丰收的喜悦。“以前没听说哪里有种植猕猴桃,现在金鸡村有了这么多的猕猴桃,而且又大又甜,大家今天都玩得很高兴。”县城里的游客梁国兵带着亲朋好友来体验亲手摘果的乐趣。
起伏的山路两边错落着石山土坡,小块的农田断续“点缀”其中。“田少荒山多”曾是五岭村最尴尬的景致,如今这里漫山遍野种上猕猴桃树,每年万千公斤猕猴桃走出大山,销售省内外。一个个毛茸茸、不起眼的猕猴桃成了当地村民的“致富果”。
据金家镇党政办主任赵翰林介绍,2017年3月初,返乡创业的梁国旺抱着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成立了旺利种植合作社,并从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引进红心、红杨、东红三个品种的猕猴桃,流转山坡地、撂荒地300亩建立猕猴桃园。作为产业扶贫基地,村集体以产业周转金入股,村集体在猕猴桃投产后从合作社入股的红利中拿出一部分,按困难程度分梯次返给贫困户。而部分贫困户还有土地流转和务工收入。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农户、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村民致富增收奔小康。
“以前我们都认为这山上的荒地没有用了,杂草杂树比人还高。听说有人愿意花每亩300元流转,而且还可以在猕猴桃园务工挣钱,大家都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正在园里采摘猕猴桃的8社60多岁的贫困户梁国第高兴地说。
在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大片的猕猴桃郁郁葱葱,一串串猕猴桃簇拥在藤蔓上,密密匝匝,长势喜人,让人垂涎欲滴。采摘市民,现在过来一看这里的猕猴桃这么好,来这里采着吃心情特别的好,尤其是小孩跟着,也出来娱乐一下挺好的在这里。
“今年初挂果就获得了丰收,红心猕猴桃主要销往射洪、绵阳、成都等地,目前已经有5000斤的订单,接客商的电话搞都搞不赢。”梁国旺笑得合不拢嘴。
红心猕猴桃因其果肉细嫩、香气浓郁、口感香甜清爽、酸度极低,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等特点,近年来逐渐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水果。
猕猴桃皮里的矿物质含量更高,尤其是钙质和镁的含量很高,食用猕猴桃皮对神经信号的形成和传导有促进作用,也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稳定情绪,镇静安眠。
四川位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四川省是我国最适宜栽种猕猴桃的地区,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发的种植了红心猕猴桃。作为四川现代农业重点产业之一,成都阳光金果猕猴桃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高端化、品牌化优势逐渐显现。四川整个项目配套科研培训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经过成都本地选育研发的有机猕猴桃高新品种将陆续诞生,大大提升四川猕猴桃花粉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川是红心猕猴桃发源地和最大生产基地,拥有两项“世界第一”:一是第一个红心猕猴桃品种“红阳”为四川选育,也是目前栽培范围最广、种植历史最长、市场接受度最高的红肉猕猴桃品种。二是四川猕猴桃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红心占80%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近年来四川省猕猴桃每年以5万亩以上的速度增长,快速发展积累的问题这几年逐步凸显。四川将着力解决制约猕猴桃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提升四川猕猴桃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要在创新技术攻关上取得突破、技术示范推广上取得突破、品牌建设上取得突破。加快组建产业联盟步伐,整合各种资源力量,利用强势媒体和多种展示展销平台,面向大市场,组建大集团,打造红心猕猴桃省级区域大品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