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花粉分离设备,提供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包括具有工作空间的基架,所述工作空间内安装有花粉处理单元;所述基架上活动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元配合的护盖。优选的动力电机带动花粉处理单元、漏斗设计、PLC控制、半圆型工作槽一端为出口以及转翼的渐缩设置,使得其在边工作时就可以边对处理过的花蕊进行填料和排出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动力电机的转速及工作状态,实现了不间断连续分离花粉的目的,采收率大大提高,适用于大型猕猴桃规模的生产使用。
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花粉分离设备,具体是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
背景技术
现有农副产品在全国都得到规模发展,尤其是猕猴桃由于其产出率较高,营养价值较高得到许多农户的亲来,使得其大面积种植,然后要得到很好的采收率,第一步就是对猕猴桃进行授粉,现有的大多采用授粉,那么採粉就成为一项不可逾越的步骤,然而有的猕猴桃大多采用人工采集花粉,即手工用刷子对猕猴桃花粉进行分离,这样传统的分离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高、采集率还不高,面对竞争激烈的农产品市场将缩小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利于产业的良好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人工采集花粉费时费力,成本高、采集率还不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包括具有工作空间的基架,所述工作空间内安装有花粉处理单元;所述基架上活动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元配合的护盖。
进一步的,所述护盖铰接于基架上部并且呈半圆型;所述花粉处理单元包括架设于工作空间内两端封闭的半圆型工作槽;所述半圆型工作槽具有圆弧面,该圆弧面为过滤网状;所述半圆型工作槽上端中心轴位置安装有转轴,该转轴周向至少均布有三个转翼;所述转轴至少一端与动力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空间底部与半圆型工作槽间距设置;所述转翼与半圆型工作槽内壁间隙设置;所述动力器为与转轴传动连接的把手;所述基架至少一侧设置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空间底部与半圆型工作槽之间的间隙大于5cm;所述转翼与半圆型工作槽内壁间隙为0.5-1cm。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型工作槽可拆卸的安装于工作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翼包括垂直固定于转轴两边的支撑肋及横跨两边支撑肋上端的横肋。
进一步的,所述基架下方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元传动连接的电动单元;所述工作空间整体呈U型板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型工作槽一端为动力传动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转轴靠近动力传动端一端安装有上皮带轮;所述转翼的支撑肋由动力传动端向出口端错位排布于转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单元包括固定于基架下方的动力电机;所述动力电机具有的旋转转轴上安装有下皮带轮;所述基架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动力电机的PLC控制器;所述下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上皮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盖上方动力传动端一侧开设有加料漏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包括具有工作空间的基架,所述工作空间内安装有花粉处理单元;所述基架上活动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元配合的护盖。优选的动力电机带动花粉处理单元、漏斗设计、PLC控制、半圆型工作槽一端为出口以及转翼的渐缩设置,使得其在边工作时就可以边对处理过的花蕊进行填料和排出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动力电机的转速及工作状态,实现了不间断连续分离花粉的目的,采收率大大提高,适用于大型猕猴桃规模的生产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基架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半圆型工作槽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转翼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转翼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护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猕猴桃用刷粉机,包括具有工作空间1的基架2,所述工作空间1内安装有花粉处理单元3;所述基架2上活动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3元配合的护盖4。
进一步的,所述护盖4铰接于基架2上部并且呈半圆型;所述花粉处理单元3包括架设于工作空间内1两端封闭的半圆型工作槽3.1;所述半圆型工作槽3.1具有圆弧面3.2,该圆弧面3.2为过滤网状;所述半圆型工作槽3.1具有外翻边3.8;所述半圆型工作槽3.1上端中心轴位置安装有转轴3.4,该转轴3.4周向至少均布有三个转翼3.5;所述转轴3.4至少一端与动力器3.6连接。所述过滤网的网孔呈圆形或菱形,该过滤网的网孔面积为25-80平方毫米;所述护盖4优选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空间底部1与半圆型工作槽(底部)3.1间距设置;所述转翼3.5与半圆型工作槽3.1内壁间隙设置;所述动力器3.6为与转轴3.4传动连接的把手3.7;所述把手可以是与转轴连接的Z型把手或轮盘式。所述基架至少一侧下方设置有出料口5。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空间1底部与半圆型工作槽3.1之间的间隙大于5cm;所述转翼3.5与半圆型工作槽3.1内壁间隙为0.5-1cm。
进一步的,所述半圆型工作槽内3.1可拆卸的安装于工作空间内1。
进一步的,所述转翼3.5包括垂直固定于转轴两边的支撑肋3.51及横跨两边支撑肋3.51上端的横肋3.52。
使用时先将半圆型工作槽架设与工作空间内,加入适当的猕猴桃花蕊,盖上护盖,以每分钟60-200圈的速度手动驱动转轴3-6分钟即可,花粉将透过网状圆弧面下落至工作空间底部待取,处理过的花蕊在留置于半圆型工作槽内,打开护盖,取出半圆型工作槽从出料口倒出花蕊,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已达到批量处理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采用人工分离猕猴桃花粉效率低、采集率不高、人工成本高的问题,也不需要用电,采用结构科学的旋转分离技术,一个人即可完成手工十人以上的花粉分离工作量,在提高分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适用于较大规模的花粉处理场合。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附图5、6、7描述,所述基架2下方安装有与花粉处理单元3传动连接的电动单元;所述工作空间整1体呈U型板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半圆型工作槽3.1一端为动力传动端3.11,另一端为出口端3.12;所述半圆型工作槽3.1整体与基架2或焊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转轴3.4靠近动力传动端3.11的一端安装有上皮带轮3.3;如图6所示,所述转翼3.5的支撑肋由动力传动端3.11向出口端3.12错位排布于转轴3.4设置。所述支撑肋有三个并沿轴向阶梯状排布于转轴上,横肋与转轴轴线的夹角为5-30度。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电动单元包括固定于基架下方的动力电机6.1;所述动力电机6.1具有的旋转转轴上安装有下皮带轮6.2;所述基架2上安装有用于控制动力电机6.1的PLC控制器6.3;所述PLC控制器6.3用于控制电机的转速、启闭及待机状态;所述下皮带轮6.2通过皮带6.4与上皮带轮6.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护盖4上方动力传动端3.11一侧开设有加料漏斗7。所述下皮带轮6.1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不同直径的轮槽。
使用时通过PLC控制动力电机启动,盖上滑盖,从加料漏斗向半圆型工作槽内加入花蕊,花蕊经过渐缩横翼后,由于旋向力的作用在分离花蕊的同时也向出口方向运动直至排除工作槽,花粉则落入U型板内待收,可以实现大规模批量刷粉(分离花粉)。
该方案,优选的动力电机带动花粉处理单元、漏斗设计、PLC控制、半圆型工作槽一端为出口以及转翼的渐缩设置,使得其在边工作时就可以边对处理过的花蕊进行填料和排出以及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动力电机的转速及工作状态,实现了不间断连续分离花粉的目的,采收率大大提高,适用于大型猕猴桃规模的生产使用。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使用锂电池的猕猴桃电动授粉机
▲播宏果业是贵州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公司,种植1200亩高山猕猴桃,其中猕猴桃花粉项目是中国单体面积最大的猕猴桃花粉园,丰产期产花粉400公斤,提供高品质、高倍体、高活性的猕猴桃花粉。联系微信1803040508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