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猕猴桃
蕴藏大学问
在新津,有这么一位新农人
通过探索特色技术体系
以线上线下方式
分享猕猴桃种植经验
让新津猕猴桃
成为果农致富的“金果子”
老百姓果盘中的“好果子”
🥝🥝🥝
来到位于兴义镇岷江社区的
新津幸福家庭农场
近二十名工人在现场忙碌着
他们将黄褐色的纸袋套在
已经有婴儿拳头大小的猕猴桃上
“新农人”张伟
不时为工人们示范
正确的猕猴桃套袋方法
张伟作为幸福家庭农场的具体负责人,不仅要照顾好农场的猕猴桃,还要为所属的岷江果蔬公园-成都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他农场主提供技术服务。
这阵子,他还通过抖音、微信群等平台,线上为全国各地的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云服务”,助力农民增收 。
▲猕猴桃电动授粉枪
“我大学学的是园艺,包含有蔬菜、水果种植技术方面的课程。”张伟告诉记者,自己是巴中人,2016年大学毕业,2017年初,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来到新津幸福家庭农场,这一呆就是7年,他不仅在新津安家,还从一个猕猴桃种植小白,变身为种植户们认可的技术能手。
回忆起刚入行时,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不能落地的力不从心,张伟感叹道:“还好遇到了农场总负责人彭惠清老师,他不仅教给了我很多经验,还让我不要有心理压力,甩开袖子加油干,可以说是我行业的领路人。”
▲redkiwifruit猕猴桃▲
科班出身
多年经验形成技术体系
善于动脑的张伟
并没有照搬他人的经验
而是将其与自身理论知识相结合
将对照实验等研究方法
应用到猕猴桃的种植上
比如水肥一体化,如何结合农场实际选择喷头类型、设置喷嘴等,都大有学问。“我们农场选择的微喷喷头,一株猕猴桃下就有一个喷头,喷洒半径从3米改为1.2米,刚好在猕猴桃毛细根集中分布的区域,喷洒的水肥吸收利用率最高。”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播宏果业基地有机猕猴桃夏季修剪
猕猴桃溃疡病被称之为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张伟通过从根源增强树的抗病能力、少用植物调节剂、关键时期科学预防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农场内猕猴桃得病几率。
▲红心猕猴桃果袋
此外,他还发现,增施有机肥、生草栽培、养根护根、有效授粉等科学种植方式,结合短尖、疏果、疏花等标准化的日常管理,能让猕猴桃树势更好。
一个又一个知识点不断被探索出来,张伟将这些经验梳理成科学种植体系,帮助农场内的猕猴桃产量稳步提高。同样的红阳猕猴桃,行业内平均每亩产量为一千多至两千斤左右,幸福家庭农场的产量能达到五千至六千斤左右,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
▲猕猴桃苗
绿色食品认证打响品牌
张伟的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提高猕猴桃产量的消息不胫而走,他也成为了岷江果蔬公园-成都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骨干,时常为合作社其他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甚至周边地区的种植户也慕名前来“取经”。
▲sungold g3 阳光金果
最近,张伟收到一名蒲江的种植户反馈,说他基地去年10多亩猕猴桃产量四千多斤,摘果后用了张伟的种植方案,预估今年10多亩产量将能达到4万斤左右。
今年3月份,张伟开始拍摄抖音短视频。“最开始我只是想通过抖音带货,拓宽猕猴桃销路。”张伟直言,但最初没找准方向,短视频没啥起色。一次无意间拍了个技术分享的视频,想不到一觉醒来视频点击量过了30多万,还有很多人私信咨询猕猴桃种植的问题。
▲猕猴桃人工晒花药
看到大家热情如此高涨,今年5月底张伟还通过抖音发布了一个技术分享会公告,招募大家到新津,现场观摩猕猴桃种植基地,面对面进行技术交流。
“最开始我预计有100来人,就只准备了一个小会议室,可随着报名人数不断增多,会议室又变成中型,到最后改成了大型。”张伟说道,除了周边蒲江、都江堰、绵阳、德阳等地的种植户,也有广西、湖北的,他们一方面是来交流学习,同样也是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看看新津的猕猴桃产量是不是真能达到其他地方的三倍。
▲红心猕猴桃果园
此外张伟还组建了多个、总人数达三百多人的猕猴桃种植技术交流群,免费为大家答疑解惑。“我希望以幸福家庭农场为样板,岷江果蔬公园-成都兴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窗口,进行技术服务分享及推广,让广大种植户受益,打响新津猕猴桃品牌。”
▲红心猕猴桃图片▲
张伟透露,今年,新津幸福家庭农场的红心猕猴桃已经成功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也是猕猴桃类新津首家,标志着农场产出的红心猕猴桃将能贴上“绿色食品”的标签,不仅利于拓宽销路,提升品牌知名度也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心。😋
▲红阳猕猴桃丰产果园图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