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府农博园、张河果园子林盘、斑竹林公园……在成都市新津区兴义镇,风景如画、屋舍俨然,田园乐趣与农家乐趣交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享受闲适恬静的乡村时光。
摘要:四川新津兴义镇围绕中国天府农博园,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打造都市农旅一体化新农村。本地猕猴桃、葡萄远近闻名。Abstract: Xingyi Town in Xinjin, Sichuan Province, has formed a well connecte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round the China Tianfu Agricultural Expo Park, creating an integrated new rural area of urban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Local kiwifruit and grapes are well-known far and wide.
▲红心猕猴桃春季抹芽
但在十几年前,兴义镇发展并不景气。从泸州嫁到兴义镇的戚小艳还记得2009年第一次去兴义镇,早上八点多从泸州出发,转了几次车又步行许久,天都黑了才到。“那时这里交通不便,居住条件不好,更没有什么人气。”戚小艳说,“现在亲朋好友都很羡慕我。”
▲新西兰奇异果园
十几年时间,一个传统农业小镇经济快速腾飞、百姓生活富足,离不开机遇,更需要闯劲。这期间,中国天府农博园“落户”无疑是最大的“机遇”。如今,依托中国天府农博园建设,兴义镇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激活镇域经济,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心镇”。
▲红心猕猴桃冬季修剪
抢抓机遇,拓空间谋发展
地势平坦的兴义镇,金马河、石鱼河、羊马河等自北向南纵贯全镇,形成“水绕半岛”的地形特点,是都江堰精华灌区。农业发展的“先天优势”,是吸引中国天府农博园在兴义镇“落户”的重要因素之一。2017年,四川省决定在新津区创办中国天府农博园,兴义镇成为农博园核心承载区。在兴义镇副镇长谭其伟看来,中国天府农博园的“落户”,为兴义镇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猕猴桃幼苗牵引
2017年以来,依托中国天府农博园建设,兴义镇规划张河现代乡村产业社区、先寺产业拓展区、岷江果蔬公园等片区,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
将中心镇做大做强,土生土长的兴义镇张河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媛媛感触很深:“以前我们村是散居村,以种传统粮食作物为主,产业底子薄。中国天府农博园‘落户’后,为腾出发展空间,张河村实施了整体搬迁。如今,村民们住进张河果园子社区,洋房鳞次栉比,猕猴桃、葡萄等产业发展兴旺。”
▲短截后,萌发的两个主蔓,及时绑蔓,注意主蔓幼嫩,不要扮断
张河村的“蝶变”,也折射出兴义镇的巨变。如今的兴义镇建成了农博大道、镇域环线道路,并与成都第二绕城高速、成新蒲快速路等交通干道无缝衔接,构建起“内通外畅”的交通网。同时,该镇实施兴义污水处理厂、场镇安置房等重点功能性项目建设,打造张河果园子、岷江菜棚子等七个新型农民社区,完成生态河道治理等项目14个,建设高标准农田近万亩,呈现出一幅岷江水润、美田弥望的锦绣画卷。
▲猕猴桃冬季修剪
深挖资源,创新业育新机
明媚春日,走进张河果园子社区,一排排三层小楼有序排列,餐吧、咖啡馆、民宿“点缀”其中。向远处看,正在盛开的油菜花田将社区包围,赏心悦目。
“我们虽然有猕猴桃、葡萄等产业,但产业形式较为单一,发展支撑力有待提升。”李媛媛介绍,中国天府农博园“落户”后,新津区委区政府引进了共享农庄项目,让张河果园子社区能“多条腿”走路。
▲给红心猕猴桃授粉
张河果园子共享农庄项目是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开发而成的民宿项目。按照“互联网+分享经济”理念,农庄引入途远、途礼、趣悠悠等公司运营管理,形成了“非标民宿+体验农场+特色餐饮+自然教育+社区营造”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猕猴桃价格多少钱一斤
“途远指导有意愿的村民将闲置农宅打造为非标民宿、特色餐饮、茶馆等,并负责线下运营;途礼将本地韭菜、葡萄等农特产品进行线上销售;趣悠悠主要做客流导入。”李媛媛介绍,共享农庄对接城市需求、整合乡村资源,延长了产业链和价值链。
共享农庄的成功,在兴义镇不断“复制”。近年来,兴义镇推动传统农业向多业态转变,吸引新希望集团等企业“投资”乡村,发展农商文旅体科教融合业态,并以乡村为场景打造中国农科院立体农场、农业“太古里”等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场景。同时,镇上建成68公里长的农博绿道,用绿道串联乡村生活场景和旅游消费场景。
“依托多业态发展,近年来我们成功举办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都)庆丰收活动等,吸引了不少企业和游客,彻底打响了知名度。”谭其伟介绍。
▲猕猴桃电动授粉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