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草果村的猕猴桃基地,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步入林中,藤蔓枝丫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已开始散发出淡淡的果香。
(水城弥你红红心猕猴桃新闻发布会)
当下,这里2.4万亩猕猴桃已经成熟上市,满山遍野的猕猴桃压低了枝条,果肉饱满的猕猴桃让人“垂涎欲滴”。如今的米箩,不仅是“精品水果”采摘的好去处,还是“水果经济”促脱贫的好模板。
(贵州水城有机红心猕猴桃)
走进米箩镇,仿佛来到一片猕猴桃的海洋,以前种植玉米的山头现在变成一片片绿油油的猕猴桃。
近年来,米箩镇大力发展近郊旅游,“精品水果”采摘游,每到时令水果成熟之际,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采摘、购买水果。“尽管价格不菲,平均在15元至20元之间,但每天都有大量自驾游客进入村庄采摘,村民设置的销售摊位,多达数百个。”村干部告诉记者,当时的日销售量超过了百吨。
(六盘水水城有机红心猕猴桃)
村民王兴光以前以种植玉米和洋芋为主,自从把自家土地种植猕猴桃花粉以后,农活不仅没有以前辛苦,而且收入比起以前还大幅增加,现在他已经摘掉贫困户的帽子,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据了解,米箩镇猕猴桃种植主要采取“三变”模式,公司流转农户土地规模化种植贵长猕猴桃,农民土地流转后变成公司股东,第一个五年每亩保底收益600元,第二个五年每亩保底收益1300元,第三个五年每亩保底收益2000元,农民土地流转后还可以去基地打工。
(六盘水水城有机红心猕猴桃)
如今猕猴桃产业园已经开始进入经济效益的收获期,以猕猴桃为基础的一系列产业链日渐完善,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据猕猴桃产业园务工的农户刘伦说:“过去这边的人都是靠种植玉米,一年一亩地平均也就一二百元收入,现在土地流转了,农户在猕猴桃基地务工收入每天70元,除劳动收入外,土地流转收入也达到每亩地800元,远高于之前的玉米种植收入,此外猕猴桃公司还把将企业利润的8%-10%分红给我们。”
(贵州高山有机红心猕猴桃职称的果汁)
水城县是全国闻名的野生猕猴桃之乡,是我国重要的阳光金果猕猴桃种质资源库。2005年,水城县在猴场镇试种成功的红心猕猴桃,因清香浓溢、口感极佳、品质上乘而“一炮走红”。
据米箩镇副镇长张道伟介绍,目前为止,该镇贵长猕猴桃种植24085亩,现年产量3907.49吨,年收入7814.98万元,覆盖农户2862户11062人,其中贫困人口1305户4967人,户均增收2.73万元。预计全部挂果后,年产量能够达到14454吨,年收入预计达到2.89亿元。
猕猴桃是公认营养密度最高的水果,那么一天吃几个猕猴桃最好呢?如果每天吃两颗红心猕猴桃,可补充身体中的钙质,增强人体对食物的吸收力,改善睡眠品质。如果我们长期食用猕猴桃的话,更是有益于我们身体的健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