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产于我国,被誉为“水果之王”的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及多种矿物质,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1904年,一位新西兰的女教师从我省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把它的种子带回国种植,新西兰人从这批种子中陆续选育出一系列美味品种,并逐步发展成被世人称作“奇异果”的优秀果品,其种植水平远超我国。如今,我国每年却要从新西兰进口猕猴桃9万吨。
(本文配图为汁醉金猕猕猴桃)
令国人尴尬之时,作为猕猴桃发源地的湖北及武汉,近年来力争挽回脸面,收复市场“失地”,却步履艰辛。喜与忧、成绩与问题、困难与希望同在,武汉争当领头羊,欲在猕猴桃产业之路上作为,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湖北省猕猴桃协会标准化示范基地)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为筛选适宜武汉市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优良品种,做大做强武汉猕猴桃产业,10月22日,武汉市举办猕猴桃品种综合评价暨首届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会,问计于专家。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中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果品办公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果研究所等有关猕猴桃专家,武汉市各城区猕猴桃产业主管部门及猕猴桃种植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等踊跃参加。
(湖北猕猴桃价格多少钱一斤)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果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乐有章直言:“截至2018年,世界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510万亩,亩产2~4吨,产量达430万吨,产值超过500亿元。我国虽是全球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国,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67%、60%,但平均亩产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为0.8~1吨,约为新西兰的1/3,并且多数情况下,国内10个猕猴桃卖不到国外1个阳光金果g3猕猴桃的价格。”
(猕猴桃花粉批发零售价格多少钱一克买到)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蕾认为,作为世界猕猴桃产业的起源地,湖北省及武汉市具有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独特优势。从中国成功走出国门的6个猕猴桃品种——“金桃”“金魁”“金艳”“东红”“金阳”和“金农”均来自湖北及武汉,这些品种正在逐步占领国际猕猴桃市场,打破新西兰品种垄断国际市场的格局。
(湖北省猕猴桃界技术力量雄厚,专家众多)
然而,鄂产猕猴桃却遭遇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以上6个优良品种在国外如意大利、美国等,省外如江西、四川等地的推广应用,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在省内及武汉种植面积不大,产业发展不快。
(本文配图为湖北猕猴桃花粉基地喷施叶面肥)
乐有章认为,我国猕猴桃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可期。我国要在种植管理技术、质量体系、采收技术、冷链运输等环节不断完善,努力赶上世界水平。
(猕猴桃花粉)
发展势头良好
武汉市猕猴桃种植起步虽晚,但借鉴吸收国内外经验,种植技术及模式不断优化与创新。
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采用以色列箱式种植技术,厢间间作栀子花;武汉市经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高架连栋避雨大棚结合开深沟起高垄种植;武汉博茂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深沟起垄结合水杨桃砧木嫁接猕猴桃栽培,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以武汉市经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公司采用超矮化V形架种植模式,透光性更好,第二年便可进入结果期,光照充足,果实品质大幅提升,产量增加约20%。前三年设施一次性投入2万元/亩,生产管理投入1万元/亩/年,现在,约3000亩猕猴桃已逐步进入丰产期,产出达3万元/亩/年。
(湖北猕猴桃专家蔡礼鸿)
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农用地5000亩,其中用于猕猴桃种植面积4000亩。公司借鉴新西兰最新栽培技术并结合园区气候特点,采用“一主两蔓”栽培技术,通过整形修剪,使果树达到“一主干、两主蔓、六侧蔓”的标准树形。通过疏花疏果,每棵树只采收30个外观美,口味佳,个头大的鲜果。其余未达标准的果子最终加工成猕猴桃饼干、果汁等,以提高魅力金果猕猴桃的附加值。
(猕猴桃花粉)
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园艺场的湖北初阳生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山”猕猴桃果肉黄色,口感浓郁,酸甜适度。其试销极受欢迎,零售价高达60元/公斤或10元/个。
乐有章介绍,武汉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已由2014年的不足1000亩发展到9000余亩,质量效益逐步提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武汉市目前猕猴桃栽培品种以“金果”“金艳”“金山”和“经久香”为主,但由于多种原因,还没有确定主打品种,品种布局也未形成。乐有章建议,应尽快解决,并在果园建设、管理,产业化程度,果实品质上不断提高,打造集种植、销售、旅游采摘等多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模式,提高效益。
华中农业大学猕猴桃资深教授蔡礼鸿献策,武汉可以在高标准建园、苗期管理、预防溃疡病等方面下功夫,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栽培技术,生产出具有武汉地方特色的优质猕猴桃果品。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蕾建议,武汉市应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打造地域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上作为。如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创建“武汉猕猴桃”系列品牌如:黄肉系列、红肉系列、绿肉系列、小果系列等。深度融合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和电子商务,打造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创建具有武汉特色的阳光金果猕猴桃产业。
政策给力迎来春天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市长周先旺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将猕猴桃作为全市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果品。副市长龙良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要求有关部门支持贵长猕猴桃产业健康发展,做强产业竞争力。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出台《武汉市推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市计划实现猕猴桃种植面积2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打造2-3个知名品牌。为此,该局多次召开局长办公会研究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开展调查研究,制定措施,出台种植猕猴桃50亩及以上,每亩奖补4000元等相关支持政策,为武汉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
2015年开始,武汉市猕猴桃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已由2014年的不足0.1万亩发展到现在的近1万亩,并将结合“三乡工程”、乡村休闲游、产业扶贫等项目的建设实施,促进推动阳光金果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发展。
(湖北武汉猕猴桃)
武汉市农科院加大猕猴桃产业科技支撑的力度,近年来已获得野生及栽培的猕猴桃种质资源100份,在新品种选育、技术服务上积极跟进,并牵头组建了猕猴桃技术产业联盟,为武汉猕猴桃花粉产业贡献科技力量。该院党委书记、院长涂亚平在武汉首届猕猴桃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介绍。
涂亚平希望,武汉猕猴桃产业在培养优良品种、扩大生产规模、提高栽培水平及畅通销售渠道上,更上一层楼。
(武汉猕猴桃)
当日的研讨会茶歇,与会者们对武汉市十多个单位选送的20个猕猴桃品种进行了现场品鉴与口感评价,大家一边品尝,一边点赞。与会代表聆听了专家们的献策倍受鼓舞,纷纷表示,武汉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壮大,值得期待。
(本文配图为四川汁醉金猕)
近年来,湖北猕猴桃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诸多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品种杂乱、品质不稳、品牌不响、价格低、销售难等问题,尤其是在品牌化建设上还有较大差距,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期”。据了解,目前湖北省武汉市的猕猴桃种植面积仅有0.9万亩,接下来将结合“三乡工程”、乡村休闲游、产业扶贫等建设项目,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到2022年,湖北武汉力争将猕猴桃产业打造成为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示范产业,创建猕猴桃品种研发中心、良种繁育中心、品种与技术示范展示中心、新品种黄心猕猴桃采摘基地,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两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以上,到2025年力争达到5万亩,产量达到7万吨左右。
(本文配图为经久香猕猴桃)
(本文配图为魅力金果猕猴桃)

评论